close

當年,老媽說:「女兒啊!唸商科好嗎?你看唸商科的小姐們穿著合身的套裝配高跟鞋多好看。」

 

誰知我的心中想唸的是醫技,比起那些僵硬的數字,身體構造有趣多了,如果還能深入其中了解原因,更是挑戰。

 

等實際臨床工作後,每日的工作因熟練而駕輕就熟,最大的成就不是來自專業,而是病患或家屬臉上的笑容。

 

這些年,就醫便捷了社會風氣也變了,以前的尊重變成對峙,基本禮貌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是權利,如果病患或家屬想稍有不順,很抱歉,投訴;或許有人會說:「那只是偶發事件,不代表所有民眾」,事實上不然,只要一次醫療糾紛就可以搞得人仰馬翻,甚至離開醫界,N年的培訓與臨床實務經驗化為烏有。

 

今天,一位病患家屬拿著影印的報告要我逐字解釋給她聽,根據醫療法規那是醫師的權限,身為一位醫技人員我無權解釋,「妳的服務很差」家屬說了這句重話,「這跟服務沒有關係,是醫療法的規定」我解釋,沒有意外的,她並不接受。

 

我想問的是:看診當天你們為什麼沒有家屬陪伴,一個八十幾歲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只有一個瘦小的外傭陪來看病,你認為那是你的父母還是外傭的父母,事後有疑慮也不願再找掛號看診或轉診,原來,這些都不是為人子女/家屬的義務,過了幾天,再來質疑醫療人員,理由是了解病情,心態卻無限上崗。

 

最近一位醫師被投訴態度不佳,事後調查原來是未依病患要求開立管制藥品,雖然調查釐清了,但對醫師的傷害只能減緩無法抹滅。

 

看著人力荒的新聞、法官告醫師的新聞,心中覺得諷刺,在這種環境下,熱情正逐漸下降,人力正逐漸流失,一位醫師曾開玩笑:「或許哪一天,當醫師像當兵一樣,金馬獎用抽的」,真的,很多學弟妹都轉換跑到不願再走臨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ipei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